

07
2016
-
07
2016年沈陽故宮博物院“清史公益講座”第十二講開講
作者:
7月4日,沈陽故宮博物院“清史公益講座”2016年第十二講在沈陽故宮西朝房開講。此次講座由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、清史研究專家劉潞老師主講,講座題目為《清代禮器與〈禮器圖〉》。沈陽故宮博物院相關業(yè)務人員與來自社會各界的歷史愛好者們共同聆聽了本次講座。
講座開始,劉潞老師介紹了此選題的緣起。她講到,中國古代社會,政治與社會制度往往是通過“禮”來體現和執(zhí)行的。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,傳統(tǒng)之禮大都不復存在。但在保存?zhèn)鹘y(tǒng)文化最為集中、也相對完整的故宮,體現傳統(tǒng)之禮的禮器卻無處不在。禮儀的改變,使得很多禮器在今天難以理解。劉潞老師認為研究乾隆時期繪制的《皇朝禮器圖式》,有助于研究清代禮儀與禮器,也可以更好地認識故宮這一輝煌的歷史遺存。講座中,劉潞老師通過大量故宮的一手圖片,向觀眾展示《皇朝禮器圖式》中的禮器。又深入的介紹了清禮的內容、來源,古禮的本質、《禮器圖》與禮的關系以及禮器的內涵。最后從乾隆禮制思想的確立、乾隆對禮器禮儀的改造等方面說明乾隆繪制《皇朝禮器圖式》的原因。講座結束后,劉潞老師與現場觀眾進行了親切的交流。
劉潞,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,從事文物保管、陳列展覽和歷史研究,其研究范圍涉及清代宮廷政治、禮制、婚姻、習俗、中西交流,以及清代宮廷繪畫、清宮科技儀器等內容。發(fā)表相關著述近百萬字。主要著作有《帝國掠影 : 英國訪華使團畫筆下的清代中國》《皇朝禮器圖式》《盛世乾隆》《清宮皇權與文化》《清代皇權與中外文化 : 滿漢融合與中西交流的時代》等。主要論文有:《〈叢薄行詩意圖〉與〈清高宗大閱圖〉考析——清代多民族國家形成的圖像見證》《清漪園“耕織圖”景觀與石刻繪畫》《論乾隆皇帝的士人文化傾向》等。

友情鏈接 / 地理位置 / 在線咨詢 / 聯(lián)系我們
地址:中國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(qū)沈陽路171號 郵政編碼:110011 地鐵站點:中街
咨詢電話:024-24843001 投訴電話:024-24843001-8805(非開館時間請撥024-24843001-0)
緊急救援電話:024-24842106
網址:http://www.wuhan148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