傲幽澹逸四君子——館藏梅蘭竹菊繪畫作品展
2013-11-24


















9月21日至12月中旬,沈陽故宮協(xié)中齋展廳將展出“傲幽澹逸四君子——館藏梅蘭竹菊繪畫作品展”。本次展覽以沈陽故宮館藏清代梅蘭竹菊繪畫為主題,共展出繪畫 20幅,展示文人墨客筆下四君子的姿態(tài)。它們或獨立成幅,或折枝一隅,或組合相映,在一花一草,一石一木中,承載著畫家對自然、人生的思索。
兩千多年來,儒道兩種人格精神一直影響著中國的士大夫。文人多懷有一種“窮則獨善其身,達(dá)則兼濟(jì)天下”的思想。而梅、蘭、竹、菊,占盡春夏秋冬,千百年來,以其清華其外,澹泊其中,不作媚世之態(tài),清雅淡泊的品質(zhì),一直為古今文人墨客所鐘愛。
明代黃鳳池輯有《梅竹蘭菊四譜》,從此,梅蘭竹菊被稱為“四君”,是我國古代繪畫中最常見的題材。梅,剪雪裁冰,一身傲骨。據(jù)畫史記載,早在南北朝時期已經(jīng)有人畫梅花了。到了北宋畫梅已然成了一種風(fēng)氣。蘭,空谷幽香,不以無人而不芳。人們畫蘭花,多寄托一種高潔幽芳,不為塵俗所污的節(jié)操。竹,虛心勁節(jié),直竿凌云。竹入畫始于唐代,至北宋蘇軾發(fā)展了畫竹的方法,純以水墨濃淡來分竹葉向背,更有文同創(chuàng)畫竹理論,主張胸有成竹而后動筆。菊,凌霜自行,不趨炎勢。菊花入畫約始于五代,其作品相對于梅蘭竹略少,通常以勾勒渲染法來完成,但無論敷色還是水墨,都以表現(xiàn)菊傲嚴(yán)霜之氣為先。
本次展出的繪畫作品,有方薰的“設(shè)色梅蘭竹菊圖四條屏”,有“清末海派四大家”之一吳昌碩的“墨筆梅石圖”,有“揚(yáng)州八怪”之中鄭板橋的“墨竹圖”、
金農(nóng)的“墨筆蘭花圖”、羅聘的“紅梅綻蕊圖”等。
其中清代著名畫家汪士慎的“設(shè)色梅花圖”,數(shù)枝梅花偃仰交錯,枝上花蕊聚散疏落,花萼點點,花瓣片片,用筆圓勁,走勢奇險。圖右下部花枝間自題七言長詩:“自揣筆硯來花叢,南枝北枝橫春空。千華印紙香濛濛,舉頭如對逃禪翁。前賢名跡不易得,心摹手追意仿佛。畫成何處問知音,一翁春蒭換不出。”汪士慎擅畫梅,常到揚(yáng)州城外梅花嶺賞梅、寫梅。暮年一目失明,仍能作書畫,自刻一印云:“尚留一目看梅花”。后來雙目皆盲,但仍堅持作畫,署款“心觀”,表達(dá)出畫家畫如其人,樂觀豁達(dá)的精神。
本次展出的《墨竹圖》為鄭板橋 71 歲(1763 年)所作。此圖畫竹別具匠心:新篁老竿,豎錯落,勁挺拔,勁絕倫;竹分六叢縱列,叢三至六株,竹多無梢,天立地;竹葉鋒如刮鐵,健有力;中堂兩叢竹竿間闊,布竹葉堆迭,局疏密交搭、錯落有致;筆墨縱逸,得自然之妙,派瀟湘意趣。

友情鏈接 / 地理位置 / 在線咨詢 / 聯(lián)系我們
地址:中國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(qū)沈陽路171號 郵政編碼:110011 地鐵站點:中街
咨詢電話:024-24843001 投訴電話:024-24843001-8805(非開館時間請撥024-24843001-0)
緊急救援電話:024-24842106
網(wǎng)址:http://www.wuhan148.com
掃描二維碼
關(guān)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