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
2014
-
01
孝莊文皇后是否下嫁了多爾袞
作者:
孝莊文皇后究竟是否下嫁了多爾袞,乃清初三大疑案之一,在史學界是爭論的焦點問題。持下嫁說專家的理由:1. 多爾袞自稱“皇父攝政王,又親到皇宮內(nèi)院。”無疑是把太后置于妻子,皇帝置于兒子的地位,如果太后沒有下嫁,她和皇室親王貝勒是萬萬不能接受的,奇怪的是此事卻得到他們的默認。當多爾袞死后,竟破例追封為“誠敬義皇帝”,用皇帝喪儀,神位附太廟。另外,四川師范學院圖書館收藏的《皇父攝政王起居注》一書,書后跋中提及,曾有順治時太后下嫁皇父攝政王詔,可算是太后下嫁的有力佐證。2. 據(jù)朝鮮史料記載,順治六年二月,清朝廷曾派遣使臣赴朝鮮遞交國書,朝鮮國王看見書中稱多爾袞為“皇父攝政王”,便問“清國咨文中有皇父攝政王之語,此何舉措?”清朝來使答曰:“今則去叔字,朝賀之事,與皇帝一體云。” 右議鄭太和說:“敕中雖無此語,似是已為太上矣。”朝鮮國王也說:“然則二帝矣。”這里說明朝鮮君臣也發(fā)現(xiàn)所謂“皇父”的奧秘。無疑是指太后下嫁一事。3. 明朝遺臣張煌言著《張蒼水詩集》中“建夷宮詞”一詩中云:“上壽觴為合巹尊,慈寧宮里爛盈門。春宮咋進新儀注,大禮恭逢太后婚。”4.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,孝莊文皇后病重留下遺囑,“太宗文皇帝梓宮,安奉已久,不可為我輕動。況我心戀汝父子,不忍遠去,務(wù)于孝陵近地擇吉安厝,則我心無憾矣。”這種作法是違背清朝帝后喪葬制度的,可見她有難言苦衷,所以康熙把太皇太后的靈樞停放在東陵,雍正時才葬入昭西陵地宮。
還有一些學者認為:1. 孝莊文皇后在順治時已貴為皇太后,以她的尊崇身份,如下嫁就不會死后葬入皇陵了。2. 順治詔書子虛烏有。3. 張煌言之詩不可信,有的著名清史學家認為,張煌言對清廷懷有成見,其詩不能作為史實根據(jù),帝后分葬在清代不乏其例,如真有其事,當時私人著作里應(yīng)有所反映,清末民初有大量的前清私家著述印行問世,除了張煌言的詩之外,沒有什么可以印證太后下嫁攝政王的史料,因而下嫁是“敵國”(指南明政權(quán))之傳聞而已?,F(xiàn)存的清代官書、檔案中沒有任何記載,“詩之為物,尤可以興到揮灑,不負傳信之責。”因此不能據(jù)此孤證為定論。在《建夷宮詞》中另外一首中說,清初某皇帝曾經(jīng)娶了一個懷有遺腹子的孀婦為皇后,“錯將蝦子作龍兒”,但在清史上,這事子虛烏有,可見他的詩根本沒有史實根據(jù)。4. 康熙帝及以后各帝始終承認孝莊文皇后是清太宗文皇帝的皇后,對其尊崇備致,歌功頌德,祭禮有加。所以“太后下嫁”之案根本不存在。5. “慈寧宮里爛盈門”之句說太后大婚時慈寧宮內(nèi)外張燈結(jié)彩,喜氣洋洋。但據(jù)《清實錄》載,孝莊文皇后是在順治十年慈寧宮修葺之后才搬進去的,所以大辦婚事必得在順治十年之后,但多爾袞已于順治七年十二月病死,可見“太后下嫁”之說不可信。

友情鏈接 / 地理位置 / 在線咨詢 / 聯(lián)系我們
地址:中國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(qū)沈陽路171號 郵政編碼:110011 地鐵站點:中街
咨詢電話:024-24843001 投訴電話:024-24843001-8805(非開館時間請撥024-24843001-0)
緊急救援電話:024-24842106
網(wǎng)址:http://www.wuhan148.com